《危險關系》愛、背叛與修復之路

情感導師 8101

 添加導師微信MurieL0304

獲取更多愛情挽回攻略 婚姻修復技巧 戀愛脫單干貨

關于作者

埃絲特·佩瑞爾是婚戀心理咨詢師,在紐約開展咨詢業(yè)務。她的暢銷書《親密陷阱》被翻譯成近三十種文字,《危險關系》也登上了《紐約時報》暢銷書榜。她的播客“我們從哪兒開始”及“工作怎么樣”也是頗受歡迎的節(jié)目。

關于本書

埃絲特·佩瑞爾的暢銷書《親密陷阱》中有一章專門講述婚外情。佩瑞爾后來發(fā)現,人們最喜歡和她討論的就是婚外情,所以她又動筆寫了《危險關系》。不忠是最有爭議的話題,也最容易陷入道德評判,佩瑞爾嘗試讓我們看得更復雜一些,并且大膽提出,婚外情幫助我們成長,現在人的一生中經歷兩三次婚姻,是一件很平常的事。

《危險關系》愛、背叛與修復之路

核心內容

第一部分,我們看一下婚姻發(fā)生了什么變化?婚姻是不是比以往更脆弱了?婚姻是不是越來越難維持了?人們是不是不愿意結婚了?

第二部分,我們來看一看佩瑞爾對婚外情的分析,人們到底為什么要搞婚外情。

第三部分,我們來看一看佩瑞爾談論的修復之路,發(fā)生了婚外情的婚姻該何去何從。

你好,歡迎每天聽本書。今天我要解讀的這本書叫《危險關系:愛、背叛與修復之路》。最初吸引我的是這本書的英文標題,非常直截了當,就叫出軌(The State of Affairs)。

絕大多數人認為,出軌是婚姻中最糟糕的事情。你看,要是有一個女明星出軌,在微博上就會被罵得狗血噴頭。美國前幾年有一項民意測驗,91%的美國人認為出軌是“不道德的”。有一位評論者說,想不出來還有哪一件事像出軌這樣常見,不違法卻又有這么多人不贊成。

這本書的作者叫埃絲特佩瑞爾,比利時人,在紐約做了很多年的心理咨詢工作。她的上一本書叫《親密陷阱》,里面有一章講到了婚外戀,后來她發(fā)現,人們最愿意和她討論的就是這一章的內容,所以,隔了十年之后,她專門寫了這本《危險關系》。

從我的角度看,婚外戀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文學主題,包法利夫人搞婚外戀,最后搞死了。安娜·卡列尼娜搞婚外戀,最后也死了。美國作家厄普代克,大量作品寫的都是婚外戀,到年老體弱之后,他就寫對婚外戀的懷念。還有一個美國作家在書里說,如果一個男人不涉足性冒險,一生中的麻煩就減少了三分之一。他的意思是,男人一生中有三分之一的麻煩事都源自他要偷情??墒悄兀腥耸侨绱瞬慌侣闊?/p>

我在文學作品中看到了非常多的偷情故事,當然也想看一下,一個從事多年婚姻咨詢的心理學家是如何討論婚外情的。如果我們想要認真地對待婚姻,也該看看埃絲特佩瑞爾這兩本書,《親密陷阱》和《危險關系》。

出軌是很普遍的現象嗎?沒有科學的數據支撐這個看法。佩瑞爾說,對美國夫妻出軌率的估測差異很大,女性出軌率是從26%到70%,男性出軌率是從33%到75%。出軌這個詞也很難定義,到底是發(fā)生了性關系才叫出軌,還是說跟別人戀愛、接吻、有了親密接觸就叫出軌,每個人的標準都不一樣。但大家普遍認為,出軌呈上升趨勢。有一項研究說,自1990年以來,女性出軌的比例上升了40%,男性比例一直保持穩(wěn)定??梢娔腥瞬慌侣闊艘膊慌侣闊?。出軌這事兒如此麻煩,要說謊、要掩蓋、要巧妙安排時間,可能還要增加一筆開銷,為什么大家還樂此不疲?我們到《危險關系》這本書里去找一下答案。

我的解讀分成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我們看一下婚姻發(fā)生了什么變化?婚姻是不是比以往更脆弱了?婚姻是不是越來越難維持了?人們是不是不愿意結婚了?第二部分我們來看一看佩瑞爾對婚外情的分析,人們到底為什么要搞婚外情。第三部分,我們來看一看佩瑞爾談論的修復之路,發(fā)生了婚外情的婚姻該何去何從。

第一部分

我們先進入第一部分。我們談到擇偶標準的時候,經常會說一句話叫“有車有房”,盡管在大城市里,三十歲以下的年輕人要有車有房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有車有房”好像已經是對男性或者說對婚姻的一個普遍要求了。而許多經濟獨立的女性會說,老娘自己掙錢自己花,不結婚不生孩子,過得逍遙自在,我干嗎要找一個孩子氣的男人???我為什么還要處理婆媳關系這些麻煩事?

今天,人們對婚姻的看法已經發(fā)生了轉變,《危險關系》中用兩個詞來描述這種轉變,原來的婚姻叫“基石模式”,現在人們對婚姻的期待是“頂點模式”。簡單來說,基石模式就是我們兩個結婚,我們兩個一起奮斗,一起掙錢,存錢,有房有車生活安穩(wěn)之后,我們生孩子,養(yǎng)育下一代,共同照顧父母。我們可能會遭受一些困難時刻,但齊心協力共渡難關,這是一種基石模式的婚姻,兩個人結合有經濟上的考量,也有對困難的預期。

頂點模式是另外一種狀況,我經濟獨立,事業(yè)上小有成就,你經濟獨立,事業(yè)上也蒸蒸日上,我談過幾次戀愛,現在想穩(wěn)定下來,有一種安全感和歸屬感,你也玩夠了,想踏踏實實過日子了,咱兩個碰上了,怎么瞅都那么合適,那咱兩個結婚,有車有房,先享受二人世界,孩子以后再說。這是所謂“頂點模式”。在大學畢業(yè)到三十歲或者四十歲之前,把自己先料理好了,然后碰到合適的人,再結婚?;橐鍪撬麄儼押枚嗥渌虑樘幚砗昧瞬艜紤]的事,把工作處理好,能掙錢,把家庭關系處理好,確保父母不要過多涉足你們的婚姻,也把自己以前的情感關系都處理好,兩個人都覺得彼此情感成熟、事業(yè)穩(wěn)定、經濟安全,并且準備好從單身的樂趣中走出來時,兩個人才結婚??梢哉f,這種頂點模式提出來很高的要求,事業(yè)穩(wěn)定、經濟安全,這相對來說不難達到,但情感成熟、從單身的樂趣中走出來,實際上是一個很含混的標準。

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會用“頂點模式”要求婚姻。性、婚姻、為人父母,這三件事以前是打包在一起的,上一代人把性從婚姻和生育中分離出來,不結婚可以更好地享受性,新一代人可能把生育和性也分開,有些女性喜歡孩子,她不需要丈夫也可以養(yǎng)個孩子,這雖然是一種少見的現象,但的確表明了一種對婚姻的新態(tài)度:婚姻不是進入成年或者為人父母的基礎,不結婚也可以過一種很成熟的負責的生活。

不過,學者們的研究發(fā)現,頂點模式對背叛更不能容忍,因為兩個人都把婚姻當成了非常認真嚴肅的事情,都認為對方足夠成熟、能夠自律、是老天安排的另一半,他們才結合在一起的,結果發(fā)現對方出軌了,這種背叛就更難被容忍。作者提醒說,如果你認為豐富的婚前性行為能夠預防出軌,那你就太天真了,沒有數據支撐這種想法。

不論基石模式的婚姻,還是頂點模式的婚姻,都是一種神圣的約定。我們看電影,經??吹叫禄榉驄D在教堂、在神父的主持下莊嚴宣誓,有時候我們身邊的朋友也會舉行西式婚禮,結婚就是雙方立下了一個約定,共同來到神的面前,用生命做見證,這體現了立約方的自由意志。在雙方的約定中,肯定有對忠誠的承諾。夫妻兩個也許都討論過這個問題:我們給對方多大的獨立空間?他能和異性共進晚餐嗎?能一起看電影嗎?他和前任還能見面嗎?他能出軌嗎?到底出到什么程度叫出軌呢?網上看色情圖片算嗎?花錢買春算嗎?心中有欲念算嗎?實際上,夫妻雙方無法就出軌的種種可能性拉出一個清單,完全談出一個規(guī)則來。但出軌的確是兩個個體之間的違約,這種違約可能不再是對上帝的犯罪,因為信仰對婚姻的約束越來越少了,也可能不涉及家庭財產的分割,因為兩個人可能都有婚前約定,誰的東西是誰的,有非常清晰的認定,也不是對家庭聯盟的破壞,因為結婚更多是兩個人的事,而不再是兩個家庭的事,出軌背叛的核心就是對彼此信任的違背,我們都期望我們的伴侶按照共同的約定來生活,但最后有一個人不值得信任。

佩瑞爾在書中有這樣一段感嘆,她說自己每天在辦公室里遇到的都是現代婚姻觀念的消費者,他們購買了婚姻這種產品,把它帶回家,然后用著用著,發(fā)現它壞了,里面缺了幾個零件,所以要到修理廠來修理。頂點模式的浪漫婚姻,是一種非常了不起的烏托邦幻想,能長期保有的人是幸運的,但也有許多人在婚姻中遭遇背叛,產生了幻滅感。

他們會對佩瑞爾說,“我的需求沒有得到滿足”,“這段婚姻不再適合我了”等等。佩瑞爾說,這些說法是把消費主義的價值觀應用到浪漫關系中了,這些價值包括個人利益、低成本、權利和規(guī)避風險。有一位心理學家這么說,我們仍然相信承諾,但來自內心和外部的強大聲音告訴我們,如果在婚姻中滿足于接受那些低于我們認為需要的和應得的,我們就是大傻瓜。這句話稍微有點兒繞,說得直白點兒,我們對婚姻的要求很高,如果婚姻達不到我們的要求,我們就覺得虧了。在發(fā)生婚外情時,忠實的一方大多會有一種遭受愚弄的感覺——你耍我呢,你騙我呢,你當我傻呢?你這個人真不值得,我們離了吧。

今天我們對性是越來越寬容,對婚姻的要求越來越高,但對離婚也越來越寬容。佩瑞爾說,在我們這個消費社會中,新奇是關鍵。每一件物品買回來都不一定要用一輩子,有些物品會預先設計好它是可以被淘汰的。她說,對伴侶來說,這種設定也不例外。消費文化不斷用更好、更年輕、更活潑的東西來吸引我們,我們把立刻得到滿足和不斷變化當成一種權利,不會再為另一個人、為一段婚姻忍氣吞聲,伴侶關系變成了一種體驗經濟,如果我們感到無聊,穩(wěn)定的家庭、豐厚的收入和乖巧的孩子也會變得沒有吸引力,我們對個人幸福的高期望讓我們更容易出軌。

好,這就是第一部分的內容。佩瑞爾認為,現在更多的人是以頂點模式來看待婚姻的,兩個年輕有為、經濟獨立、情感成熟、有一定閱歷的人走進婚姻,但他們依舊有可能遇到婚外情,他們對婚姻的要求高,他們對個人幸福的期望也很高。他們對忠誠的需求增強,不忠的吸引力也在增強。

第二部分

下面我們進入第二部分,看看佩瑞爾對婚外情有什么發(fā)現。

佩瑞爾在一次講座中曾經問在場的聽眾,你們誰搞過婚外情?沒人舉手。她換了一個方式問,你們誰被婚外情影響過?這次有好多人舉手。佩瑞爾說《危險關系》這本書,很大程度上是在她和讀者的互動中產生的。她在書中說了很多婚外情的故事,我粗略地統(tǒng)計了一下,差不多有四五十個,但都是粗線條的,比如,某位女士和一位年輕男士共進晚餐,她享受晚餐時短暫的意亂神迷;某位中年男人,在家里面對妻子始終有生理障礙,卻常年買春,花費了大筆的金錢。佩瑞爾不是小說家,她講述故事,是為了給她的論述提供佐證,她必須給出一些結論性的看法,她在書中說,出軌涉及三個構成要素,第一是秘密,第二是性幻想,第三是情感投入。

我們在這里稍微離開一下這本書,秘密、性幻想、情感投入,這三個要素簡直就是小說中不可缺少的幾樣東西。社會心理學有一個詞叫“行動者-觀察者偏差”,就是說,自己干一個事,和看別人做同樣的事,給出的敘述不一樣。如果你出軌了,那你是自私的、是渣男,不值得信任;如果我出軌了,那是我陷入了困境,渴望被理解。對別人,我們指控他們品行不端。對自己,我們專注于減輕罪責。這就是“行動者-觀察者偏差”。

許多夫婦,婚外情暴露了,婚姻出現了危機,會找佩瑞爾這樣的咨詢師來解決問題,希望婚姻維持下去。但也有許多人,會把自己的秘密講給一個信得過的人。有一位巴西作家叫保羅·科埃略,他寫了一本書叫《私通》,寫之前就在社交媒體上向他的粉絲宣布,我要寫一本關于婚外情的書,你們有什

么故事講給我聽嗎?他收到了一千多封郵件,粉絲跟他分享自己的奸情,這件事說明什么呢?說明婚外情這種秘密,跟自我有關,跟自我塑造有關。它還說明什么?說明小說家總愛為婚外情辯護,雖然有很多小說贊美偉大的愛情,但也有相當數量的小說,為婚外情做出了辯護。我們前面說到的美國作家厄普代克,他有一本小說就叫《夫婦們》,寫的就是美國一個小鎮(zhèn)上幾對夫婦亂搞的故事,他對男主角女主角有細致的心理描寫,講他們在婚姻中感到的不滿,講他們對性的渴望,出軌的男女得到了同情和理解。

我們知道,好的心理咨詢師有很強的共情能力,能夠理解來訪者的心境,能夠設身處地地從當事人的視角看待問題,來訪者與咨詢師建立信任的第一步就是覺得這位咨詢師理解我。從這個角度來看,咨詢師和小說家很像,都是有共情能力的人,都能感知一個人隱秘的沖動。

佩瑞爾說,出軌涉及三個構成要素,第一是隱秘,秘密,第二是性幻想,第三是情感投入。這三者如同三棱鏡一樣折射出婚外情的困境。書中提到了一個詞,叫“郁郁寡歡的婚姻”,說陷入其中的是“半幸福夫婦”,書中是這樣描述的——婚姻給你的生活增添了許多東西,也帶走了一些東西。恒常不變殺死了快樂;快樂會殺死安全;安全會殺死欲望;欲望會殺死穩(wěn)定;穩(wěn)定會殺死性欲,得到一些東西,你的某個部分就退化了,沒有它你也可以活下去,或者相反,沒有它你就活不下去。但在結婚之前,你很難知道哪一部分自我是可以犧牲的,哪些是你精神中的一部分。

來訪者向佩瑞爾講述自己的婚外情時,總會用一些很正面的詞——青春煥發(fā),重生,變得更強大,回復元氣,煥然一新,充滿活力,解放。他們有了一樁秘密,有了期待,有了對另一個身體的渴望,最重要的是他們找到了一種意義。佩瑞爾說,她在工作中經常感到自己一半的身份是咨詢師,另一半的身份是哲學家,還是存在主義哲學家,因為來訪者總要跟她討論選擇、人生意義這些存在主義哲學關注的核心問題。

她的分析有三個層面,第一,我們內心有兩種東西在沖突,一種是尋求穩(wěn)定感和歸屬感,另一種是渴望新奇和冒險?;橐鲋晕?,就在于它一開始能滿足這兩種看似矛盾的需求,但慢慢地有人感到不滿,他渴望新奇和冒險的那一面背叛了他渴望穩(wěn)定的那一面。第二,成年人其實過的是一種被限制的生活,我們對愛人有承諾,對孩子有承諾,有養(yǎng)家的責任,一個人要扮演好生活中的角色,實際上就要把一個復雜的自我變成一個簡單可靠的自我,一個人腦子里念頭太多,總想著生活中的種種其他可能性,那是不太靠譜,婚姻要讓我們變得靠譜,可我們總免不了要去尋找那些丟失的自我,破碎的自我,把自己拼得更完整。第三,佩瑞爾說,性不僅僅是一種生理沖動,它包含了更復雜的意蘊,性可以對抗年齡增長帶來的焦慮,對抗面對死亡的焦慮,反抗家庭關系的制度化,性可能是一種自主的標志。

佩瑞爾用了許多具體的事例來說明,女人出軌不一定不是由于性,男人出軌也不一定不是出于感情。對于婚外情,我們經常有比較刻板的看法是,男人出軌,是花心,管不住自己的下半身,女人出軌是遇到了真正的感情。實際上,有研究表明,男人感到孤獨、沮喪或者能力喪失時,他渴望性或者性交易中包含的那點兒溫情和逃避,性是通往他們情感世界的入口。而女人容易遭遇“性欲阻力”,這種“性欲阻力”來自三個方面,首先是關系變化,從自由獨立變成承諾和責任。其次是伴侶之間過度的熟悉,取代了個性和神秘感。最后是角色的轉變,母親、妻子和家庭管理者這樣的角色,實際上都會抑制性的沖動。

佩瑞爾說,我們面對婚外情,與其說是面對一個要解決的難題,不如說是面對著一個更深的悖論,那就是我們內心兩種渴望的悖論,既想要安定的生活,又想要自由和冒險。有些人通過自我調適,更傾向于安穩(wěn)的生活。有些人非常幸運,家里紅旗不倒,又在外面冒險,還將這段秘密關系保持了很久。有些人不那么幸運,他們被發(fā)現了,一下子變得狼狽不堪。

好,這就是第二部分的內容。佩瑞爾并沒有在道德上指責那些出軌者,而是給予婚外情相當多的理解和同情,她認為每個人內心都有兩種渴望,對穩(wěn)定安全的渴望,對自由和激情的渴望,愛與激情的確有一定虛幻的色彩,它有時難以抗拒,但又會變得虛無。我們在與其他人的關系中尋找自我,尋找生存的意義,我們對婚姻的要求提高了,對伴侶的選擇更慎重了,但婚外情并沒有因此減少。

第三部分

接下來,我們進入第三部分??纯磁迦馉柦o婚外情提供了什么樣的解決之道。佩瑞爾在演講的時候,有人會問,你到底是支持還是反對婚外情,她說,既支持又反對。這其實是一種很大膽的回答,她居然不是百分之百的反對,她居然敢說自己支持。當然她還說了一句話,如果你把搞婚外戀的勁頭用10%放在經營自己的婚姻上,那你的婚姻會更完美一些。

我們通常會認為,家庭完美就不會出軌,然而佩瑞爾也遇到過,完美婚姻中的一方也會出軌,他們保持忠誠十幾年幾十年,忽然有一天就越過了紅線,冒著失去一切的風險,去追求新奇、自由和快感。許多搞婚外情的人會告訴佩瑞爾,一段危險的關系讓他們感到自己還活著,這是一種很奇妙的生命感受,婚外情是一種渴望,渴望被關注,渴望一種密切關系,渴望重拾信心,

渴望被人需要。如果對一段婚外情全盤否定,反正誰出軌了誰就是最大的錯過,那實際上我們就拒絕了對婚姻復雜性的思考。比如在家庭中很可能有一方沒有出軌,但他用冷暴力來處理夫妻關系,在情感上在性上都是拒絕的姿態(tài),這種行為是可以容忍的嗎?

對那些發(fā)生了婚外情,又渴望修復婚姻的來訪者,佩瑞爾給出了一些分析,包括如何談論這個傷疤,如何面對自己的嫉妒和報復心等等。但佩瑞爾絕對不是一個勸和不勸離的人。她非常坦率地指出,現代人很可能在一生中經歷兩次或者三次婚姻,在上次戀愛事件中,你可能是以第三者的角色登臺,但很有可能你由此進入了第二次婚姻。人們總說一夫一妻制,這個詞原本的含義中包含了從一而終的意思。佩瑞爾說,許多人在重新思考一夫一妻制,性的排他性是不是就是忠誠?獨立感和歸屬感是不是不能融合?忠誠到底是我保證除你之外絕對不和別人上床,還是意味著尊重你、對你誠實同時保持著情感的親密關系呢?有些夫妻的確做過嘗試,商量著維持一種開放式的關系,2019年有個美劇很熱鬧,叫《致命女人》,其中就有一對伴侶維持的是開放式關系,然而這不是婚外情的解決方案,只要你指定規(guī)則,就會有人破壞規(guī)則。但是,佩瑞爾強調,那些浪漫的多元主義者比許多一夫一妻制的夫妻更多地思考了忠誠、性、愛和承諾的意義,他們的觀念在保守人士看來大逆不道,但并不是輕浮隨便的,他們對生活及婚姻的復雜性進行了更深的思考和溝通。

佩瑞爾提醒我們注意現在家庭生活的復雜性,比如有的國家同性戀可以結婚,男同性戀之間是怎么約定這段關系的?這種約定對異性戀男女有什么借鑒意義嗎?如果性文化越來越包容了,那社會隨之發(fā)生的變化會加劇。我們以往認定的家庭是由血緣和親屬關系界定的,現在人們離婚、再結婚、再離婚、同居、收養(yǎng)、使用精子卵子捐獻者,組成混合家庭,我們面對的是更復雜的家庭。

佩瑞爾說,婚姻中可以存在婚外性行為嗎?這個事以前在婚姻問題咨詢師那里是不能提的,人家來找你修復婚姻關系,你勸人家亂搞,這豈不是亂套了。但現在,佩瑞爾會和來訪者討論,你們到底怎么看待一夫一妻制,更靈活一點兒的邊界,到底會摧毀一樁婚姻還是會強化?佩瑞爾說,實際上,這些問題會讓來訪者更深入地看待自己內心的渴望,更真誠直率地表露自我,也許也能更本質地解決問題。兩個人遇到問題,找一個心理咨詢師,肯定不是讓這位咨詢師來幫他們掩蓋問題,焚尸滅跡的,如果出軌方道歉,懇求原諒,這事兒就遮擋過去了,那咨詢師也沒解決什么問題。從本質上來說,心理咨詢師也不一定能解決什么實際問題,但她能幫助人們獲得耐心與堅定,幫助我們更好地面對生活中的種種難題和心理上的種種困境,這種耐心與堅定有時能自己獲得,有時必須靠咨詢師來獲得。

佩瑞爾在處理來訪者問題時,遭遇過不同夫妻的不同結局。有的能邁過這個坎兒,繼續(xù)維持婚姻;有的維持了婚姻,但心理上還是邁不過去這個坎,畢竟他們要解決天性中的悖論,怎么才能將獨立和歸屬感相融合。對他們來說,婚外情不是一場危機,而是一個黑洞,后來的所有努力都被這個黑洞吞噬,看不出效果。還有的夫妻一拍兩散,各自歡喜。

在這本書里,佩瑞爾的終極殺招就是離就離了,沒什么大不了的,不忠會破壞一段關系,但也可能創(chuàng)造一段新關系。我們的文化通常認為離婚是一種失敗,特別是不忠導致的離婚就更丟臉,白頭到老被當成婚姻成就的終極目標,但我們的壽命不斷延長,有時候一段關系走到頭兒,最好的辦法就是讓它體面的結束。佩瑞爾在咨詢中既不會堅定地維持婚姻,也不是看見誰就勸誰離,她幫助人們更深入地分析婚姻和婚外情。

好,以上就是我對《危險關系》的解讀。我們再來總結一下。

第一,佩瑞爾是比利時人,在紐約長期從事婚姻咨詢工作。她有兩本書都出了中文版,一本叫《親密陷阱》,一本叫《危險關系》。第一本討論了婚姻以及性在婚姻中的關鍵作用。第二本討論了婚外情。

第二,現在的年輕人對婚姻的態(tài)度,基本上從“基石模式”轉變?yōu)椤绊旤c模式”,基石模式把婚姻看作兩個人結盟,一起努力打怪。頂點模式是兩個人各自打怪升級,到達事業(yè)上的一個小山峰的時候,才考慮結婚,這時候兩個人的情感都比較成熟了,都經歷過一些風雨了,終于找到了另一半。他們對婚姻有更高的期許,相對而言,也就更不容忍背叛。

第三,人的內心有兩種矛盾的渴望,一種渴望安定感和歸屬感,另一種渴望自由和冒險。婚姻會壓抑后一種渴望,會把一個復雜的自我變得簡單,會給你固定的家庭角色。人生漫長,說不定什么時候你又渴望尋找丟失的自我了,你可能會覺得生活還有另外一種可能性,不忠是一種誘惑。

第四,佩瑞爾建議人們用搞婚外戀的勁頭來努力經營婚姻,在婚姻中發(fā)現自我完善自我,也試著用更開放更坦率的方式來探討婚姻的邊界,探討忠誠到底意味著什么。

撰稿、講述:苗煒

腦圖:摩西腦圖工作室

評論列表

頭像
2024-09-22 10:09:56

我聽別人說過,值得推薦的情感機構

頭像
2024-08-03 18:08:49

被拉黑了,還有希望么?

 添加導師微信MurieL0304

獲取更多愛情挽回攻略 婚姻修復技巧 戀愛脫單干貨

發(fā)表評論 (已有2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