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乃身之寶
關于愛情或婚姻,人們常說,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守護是最沉默的陪伴,可見,陪伴在親密關系中的重要作用。
當我們進入親密關系時,自己就不再是一個人了,而是進入一個以愛聯結的、超越個體的、有自己獨立生命的系統(tǒng),并成為一個更大系統(tǒng)的一部分,這意味著從"我",變成了"我們"。
在"我們"中,彼此不僅可以感受到強烈的滿足感,還可以生發(fā)出對生命的極大熱情。當然,也會體驗到彼此的不滿,以及對自我的各種限制,而最重要的是,這些都是"我們一起"去經歷、去體驗、去改變、去成長。
從這個角度來說,婚姻的本質,是一場陪伴,這也是國內著名心理學家,著名家庭治療師李子勛老師在《婚姻的真相》一書中強調的觀點。
在他看來,婚姻生活是兩個人心智化(心智化指能夠通過對心理狀態(tài)歸因來解釋自己和他人的行為,簡言之,就是理解、感知他人)交匯的過程,彼此之間的相互影響、各自的感受,就是婚姻的真相,而這其實就是一種陪伴。
今天的文章,我們就從"陪伴"這個角度來說說婚姻的經營。
1.陪伴,是一種有效溝通
愛情,是一場冒險,準備走進婚姻的我們,多少會有些不確定感,那是人之常情,而應對這種不安的感覺,需要另一半的陪伴,其關鍵就是做好溝通這件事。
李子勛老師在書中講到了婚前焦慮癥這個案例。
(這里說明一下,書中案例中夫妻的名字都以東東、西西指代,他們真的是誰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們所處的婚姻關系情景)
妻子擔心自己不能成為對方的滿意妻子,也害怕處理不好婆媳關系,更擔心自己毫無保留地暴露在對方面前,會讓對方不喜歡,其實就是對自己不夠自信;而丈夫也感受到了妻子的擔憂,只是不知道怎樣安慰她。
對于婚前焦慮癥這個問題,李老師在"一起聊聊"部分(這一部分設計可以說是這本書的亮點,李老師以自己善用的敘事、提問技術為基礎,將每個涉及婚姻的現實話題,深化為個案對話形式的自療之旅),建議兩個人嘗試把不確定的事確定下來以讓對方安心一些,比如,丈夫可以明確告訴妻子,對于婆媳之間的問題,他會"保證"可以相處好,如果實在很糟,他會選擇把媽媽安置好,適當分開,以保證自己這個小家庭過好日子。
其實,丈夫這樣做之所以讓妻子擔心少了一些,就是因為彼此的溝通,妻子知道丈夫能夠和自己共同面對那些焦慮的事情,自然心里變得更踏實。
可見,愿意溝通,就是一種陪伴,而陪伴會讓人感受到確定感和安全感。
婚姻生活中,忌諱"愛情沉默癥",本來兩個相愛的人在一起,卻覺得沒什么可說的,即使遇到困惑,也不愿和對方講,這會讓兩個人變得孤獨,不再親密。
正如榮格說的:"孤獨并不是身邊無人,感到孤獨的真正原因是,一個人無法與他人交流自己心中最要緊的感受。"
從這個角度來說,婚姻中的兩個人,不要患上"愛情沉默癥",而是要學會積極溝通,說出自己的真實想法,這樣才有利于感情的維系。
有時,哪怕是爭吵,也比什么都不說要好。當然,我們還是要學會正確吵架,讓爭吵變成了解彼此的機會。
2.陪伴,是一種支持
前面說了,在愛情中沉默的兩個人,缺少了內心的交流,會慢慢變成孤獨的人,這與走進婚姻的主旨是相悖的。當然,更多時候,夫妻之間還有話說,只是很難做到真正理解。
李老師在書中說到了一個案例,夫妻都因結婚而忘記了"我",更多地關注"我們",但很難走進對方的心。
比如,妻子覺得自從結婚后,自己錯過了很多體驗時代特征和快樂的機會,自己可以掌控的時間太少,想要辭職,嘗試不一樣的生活,但丈夫不支持;丈夫也在抱怨自己熱愛運動的時間變少,每天忙忙碌碌拼命賺錢,為的是承擔家庭和社會的責任,但妻子不能體諒自己。
其實,像這樣的夫妻有很多,他們因為走進婚姻,少了很多自由,多了很多限制,這時需要的還是陪伴,因為那是一種支持。
李老師通過讓彼此說出各自真實的想法后,再讓對方去感受,以體會到各自需求背后的動力,即他們都在渴望對方的支持和理解。
妻子希望丈夫無條件支持自己,因為想辭職只是一個想法而已,只是求安慰,而丈夫也是在期待妻子能夠明白自己的苦心,在這樣坦誠的交流后,兩個人能夠心平氣和地站在對方的立場上,給予無條件的支持,這就是陪伴的作用。
這里,我想說一下,親密關系的建立和保持自我是矛盾的這件事。
人渴望自由和獨立,但婚姻意味著束縛和限制,最明顯一點就是,結婚后,我們不能隨意再愛其他人,這就是不自由,這也是很多人覺得婚姻是桎梏,不想結婚的原因之一。
我想說的是,婚姻在限制我們的同時,還在幫助我們拓展自我,比如,因為婚姻,我們能夠完善自己的品格,比如責任感等;還可以體會到愛的力量,以及對抗"死亡"這件事(一方對另一方離世后的思念)等等。
從這個角度來說,雖然有時獨處很好,但有人陪伴的生命會更加精彩,陪伴是一種支持,也是愛的證明。
3.陪伴,是一種力量
陪伴,不僅有利于溝通,還會帶給彼此一種力量。但如果做不到好的陪伴,就會起到反作用。
李老師在書中說到一個案例,丈夫總是胳膊肘往外拐,使得妻子很生氣。
妻子抱怨說,丈夫不懂得理解自己,總是站在自己的對立面,胳膊肘往外拐,比如工作上出了一些狀況,工資被扣了不少,回家和他嘮叨嘮叨,只想求個安慰,沒想到,反被他教訓了一頓,很沮喪。
當李老師在"一起聊聊"部分中,對雙方展開提問時,才發(fā)現,丈夫之所以教訓妻子,是替她著急,覺得關系親密,就不自覺地說出來了。
經過李老師的引導,丈夫意識到妻子和自己抱怨,愿意和自己分享她的委屈,是信任自己,而自己給對方的教訓看似是好意,卻顯得不合時宜,因為妻子需要的是陪伴、支持和理解,并不需要太多的評價。換句話說,自己只需要陪在她身邊,就是一種力量。
通過這個案例,我們或許會看到自己婚姻中的問題,自己是不是也喜歡好為人師,是不是也習慣說服對方,是不是也總是想把自己的想法強加給對方。
如果我們能夠反思這些問題,對婚姻的經營就已經非常有利了,因為很多人都沒有"意識"到這是問題。
婚姻中,忌諱試圖改造對方,因為改造對方,讓對方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就是在表明"你不夠好",這樣的否定不利于婚姻的經營,感情的維系。
當然,這并不代表夫妻之間只能唱頌歌,而是想說,我們要學會克制自己的"好心",因為每個人認為的好,很可能是不同的。
4.陪伴,是愛的證明
當婚姻亮起紅燈,甚至遭遇背叛,做好陪伴,也是一種愛的證明,更是再次擁有愛的途徑。
也就是說,出軌后的婚姻,做好陪伴,也是可以修復的。
李老師在書中講到這樣的案例,妻子遭遇背叛后,丈夫發(fā)誓改變,妻子選擇給予一次機會,結果妻子發(fā)現,丈夫在說謊,這樣的雙重打擊讓妻子覺得眼前一片漆黑,不知怎么辦。
面對這樣的事情,李老師首先讓妻子意識到,自己之所以還在糾結,是因為愛對方;其次,妻子意識到自己在恨自己,因為她把對方看得太重,把自己看得太輕;再次,妻子意識到出軌的人,背叛的其實是他自己,感到羞恥的應該是對方。
同時,李老師也讓丈夫做出了承諾,把房產過戶給妻子,以做補償,同時正視自己的內心,渴望得到妻子的支持,并真正做到對婚姻忠誠。
在這個案例里,我們看到,出軌后的婚姻,想要破鏡重圓,還需要彼此的支持,特別是被背叛的那一方要給予出軌方更多的支持。
這么說,有人可能覺得會縱容過錯方,讓其認為自己好欺負,而我想說的是,如果我們選擇繼續(xù)生活下去,還想經營好婚姻,就需要帶著傷害靠近對方、陪伴對方。
心理咨詢師陳海賢老師對于重建關系,給我們提供了四個原則,可以作為參考:
其一,出軌的一方能看到對伴侶的傷害,并承認這種傷害,把選擇原諒的權力交給對方;
其二,出軌方主動承擔修復關系的責任;
其三,被出軌一方為自己設置反應限度,不以出軌這件事壓人,不把它作為一種道德優(yōu)勢用到生活的其他方面;
其四,停止追逃模式,一方選擇授權,一方選擇信任,重新學著彼此依靠。
如果愿意開始,即使很難,也會讓愛的火苗再次燃燒。當然,如果不愿意,那兩個人就好好道別。
寫在最后:
其實,婚姻的最終目的,不是給予和接受彼此的愛,而是幫助自己了解自己,自己就是一直以來所尋找的愛,而這也是陪伴的目的。
正如知名親密關系專家克里斯多福·孟在《親密關系》一書中說的:"你的伴侶不是你的愛與幸福的來源。滿足你的期待與使你開心不是他們的責任,但你的伴侶的確在你的生活中扮演了三個重要的角色,尤其在面對情感上的成熟與喚醒真實自我的時候。這時你的伴侶將會以所需扮演這三種角色之一:一面鏡子,讓你看見引發(fā)你關注的不舒服感;一名老師,在你探索真實自我的時候,激勵與啟發(fā)你;一名'玩伴',開啟并陪伴你一段生命的旅程。"
希望我們都能找到那個可以讓我們學會愛自己,且能夠陪著自己共同經歷風雨、感受婚姻苦與樂的那個人。
因為有"你"在,"我"才感受到愛。
陪伴,意味著"我愛你"、"你愛我"、我們值得愛"。
如果你還想了解有關婚姻中更多痛點問題,比如冷暴力、二胎,以及無性等等,《婚姻的真相》這本書非常值得一看,因為我們可以在讀別人的故事時,看清自己的真實,以真正踏上創(chuàng)痛療愈和穿越之旅。
本文完
感謝您的閱讀
評論列表
我感覺老師還是蠻好的,上次分手都特別難過,后來聽了情感調解之后,我也很快走出來了
老師,可以咨詢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