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渴望找到生命中的唯一,然而每一次遇見,“一見鐘情”的概率卻只有千萬分之四。但人們還是能夠在能掌控的范圍內(nèi),盡可能找到讓自己滿意的配偶。兩個人的生活,更重要的是磨合和包容。
出品:科普中國
制作:中國科學(xué)院數(shù)學(xué)與系統(tǒng)科學(xué)研究院 黃逸文
監(jiān)制:中國科學(xué)院計算機網(wǎng)絡(luò)信息中心
人們常說"前世五百次的回眸,才換來今生的一次擦肩而過"?!栋咨邆鳌防锔且?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來表達白娘子對許仙的款款深情。中國人對"緣分"情有獨鐘,而和我們一衣帶水的日本人則用"羈絆"表示人與人之間微妙、復(fù)雜的情感聯(lián)系。
△電視劇《小戲骨:白蛇傳》中的白素貞(圖片來源:豆瓣網(wǎng))
每個人都是一幅沒有完成的畫卷,人人都渴望找到生命中的唯一。在茫茫人海找到Ta,似乎就找到了自己遺失在世間的另一半拼圖,從此生命得以完整和美滿。如果有情人終成眷屬,當事人更是會將這份姻緣遇見視為上天在冥冥之中的注定。
遺憾的是,民間口口相傳的并不都是"一見鐘情"的美好,反而更多的是無奈。人們的口頭禪漸漸變成了"我愛的人不愛我,愛我的人我不愛",認識一個彼此欣賞的人,真的有這么難嗎?
△電影《情書》中,秋葉茂對著雪山向渡邊博子表白(圖片來源:豆瓣網(wǎng))
以北京市為例,2017年全市常駐人口2200萬。根據(jù)2018年中國人口男女比例基數(shù)來看,男女人數(shù)大概在105:100。為了簡約起見,我們假設(shè)男女各占一半。這樣,北京市的男女人數(shù)各有1100萬。下面我們來看看,如果這座城市的男女都希望在北京遇到自己生命的另一半,會遭遇怎樣的困難。
談婚論嫁是年輕人最美好的經(jīng)歷之一。我們先將尋求美好緣分的人限定為適齡的婚育人口,并假設(shè)彼此的年齡相差無幾。人們的年齡跨度從1歲到75歲(國民平均年齡),適婚的美好年齡在20歲至35歲之間。如果各個年齡段的人口分布大致一樣,那么可供選擇的人應(yīng)該占據(jù)總?cè)丝诘奈宸种蛔笥?。以男性為例,能夠符合他配偶條件的女性人數(shù)就大約在1100/5=220萬。這里面假設(shè)有一半是單身女性,則能與該男性配對的女性人數(shù)為110萬。
每個人的審美標準都有差異,詩人自古就歌頌"人世間有百媚千紅,我只獨愛你那一種"的愛情。符合一個人審美,又充滿魅力的人不會超過人群中的二十分之一。這樣,北京市符合一位男性審美,又讓他覺得魅力非凡的單身女性總?cè)藬?shù)大約有110萬/20=5.5萬人。
在這5萬多名令人心儀的女性之中,或許只有二十分之一能讓人覺得趣味相投,性格相近。而在這些能讓你完全心動的人中,最多又可能只有十分之一的人能進入你的生活。
△電影《志明與春嬌》中,余春嬌和張志明在都市狹窄的巷子相遇(圖片來源:豆瓣網(wǎng))
到了最后一步,你們能否組成完美的一對,還要看是否彼此吸引,并且能否邁過外在的吸引、初步的了解,直達心靈深處。那里有誰都不愿輕易示人的價值觀、世界觀和人生觀,也有你們對世界的理解和看法是否能保持一致的秘密。由于每個個體成長的環(huán)境千差萬別,對世界的理解更是如盲人摸象一般,只能得到一部分帶有偏見的真相,因而兩個殘缺的真相還能完全彼此符合的人自然彌足珍貴。也許30人中,才能找到1人懂得你的喜好、包容你的一切,還愿意與你共度一生。
△電視劇《求婚大作戰(zhàn)》中,巖瀨健用求婚挽留吉田禮(圖片來源:豆瓣網(wǎng))
最后,你生命的另一半可能存在的人數(shù)只有55000÷20÷10÷30約等于9人。也就是說,在北京市偌大的土地上,2200萬熙熙攘攘的人群里,也許只有9個人才是你的真命女神。如此說來,要找到生命中最適合自己的另一半談何容易,其概率只有千萬分之四。值得一提的是,500萬彩票的中獎率也不過是兩千萬分之一。追尋真愛竟然和彩票中頭獎的概率在同一個量級上,難怪人們會感嘆緣分的"可遇不可求"。
△圖片來源:新浪微博
正因為遇到一個對的人是如此的艱難,如果你遇到了,請一定要珍惜彼此的緣分。
△電影《志明與春嬌》(圖片來源:豆瓣網(wǎng))
盡管人們在尋找另一半的道路上險阻重重,但也不必灰心喪氣。正如一個人雖然改變不了自己的出身,但仍可以努力改變自己的命運一樣。一份好的心態(tài)就是"上天可能給了我一副爛牌,但我仍然會想著怎樣把這副牌打得最好"。也許尋找最美好的存在可遇不可求,但人們還是有辦法在自己能掌控的范圍內(nèi),盡可能找到讓自己滿意的配偶。這就是大名鼎鼎的37%婚戀原則,該原則是數(shù)學(xué)家在1958年才解決的隨機選擇優(yōu)化問題的最優(yōu)解。
具體而言,一個女青年如果想在現(xiàn)實的約束下找到最適合自己的配偶,當她從18歲開始,40歲之前結(jié)婚。根據(jù)37%原則,她應(yīng)該將18到40歲之間的37%的時間節(jié)點處作為人生的重要轉(zhuǎn)折點。此時她的年齡應(yīng)該是18+(40-18)*37%=26.1歲。此后她的策略就是26.1歲之前是觀察期,最佳策略是只交往不結(jié)婚,但是要記住交往的男生中間,自己最喜歡哪一個。26.1歲之后是決策期,之后認識的任何男性,一旦遇到一個比26歲之前遇到的最好的那位更好,或者和那個人差不多好的人,就應(yīng)該毫不猶豫地選擇結(jié)婚。
△(圖片來源:豆瓣網(wǎng))
△電視劇《你好,舊時光》中,林楊與余周周終成眷屬(圖片來源:豆瓣網(wǎng))
當然,這一切都是理論的預(yù)測,真實的世界遠比理論復(fù)雜。人們相愛容易、相守難,也許一次偶然的經(jīng)歷就會讓人心動,但是卻經(jīng)不起生活長久的考驗。兩個人的生活是磨合和包容,正如《圣經(jīng)》里所宣揚的:愛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有了這份大愛,緣分就不再是上天注定的事,冷冰冰的概率也可以融入人性的溫存,幸福終究可以把握在自己的行動和意愿里。
(本文中標明來源的圖片均已獲得授權(quán))
評論列表
我一閨蜜咨詢過,很專業(yè)也很靠譜,是一家權(quán)威咨詢機構(gòu)
求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