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很多人都會有這種困擾,為什么他犯了錯不肯承認呢?明明是他的錯他為什么要甩鍋呢?承認錯了就那么難嗎?明明是對方的錯,但他就是不承認,這種問題確實很讓人頭疼。但事實是,其實他并不是不知道自己犯了錯,而是不愿意聽到別人說“你錯了”。
01我們?yōu)槭裁床辉敢獬姓J自己錯了
我們犯錯了之后,真的認識不到自己的錯誤嗎?并不是。很多時候我們心里十分清楚自己做錯了,但是并不愿意向別人承認。這是因為我們每個人都有“我的”這樣一個意識。不光是錢、車子、房子這些實物,會被我們在心目中定義為“我的”。我們的想法、觀點、行為,在我們的心目中同樣也是“我的”。這就像是自己守護的一份私產。
當被人當面指出錯誤時,那就是被人侵犯了“我的私產”。這就像是我的房子被人占了,車子被人開走了一樣。
而且,我們的思維都有慣性,所以愿意相信心里一直認定的事情。當有一個人站出來,質疑我們的時候,我們就會為自己的信念辯護。這個時候,我們所有的推理,都不過是為自己一直所相信的事情找出的借口。
所以,當被人指出我們的錯誤時,我們會全心全意地維護自己的想法觀點,同樣也是在維護自己的尊嚴。這個時候觀點是否正確,想法是否珍貴,就不是那么重要了。
羅賓森教授在他的《下決心的過程》中談到:“我們有時會在毫無抗拒或熱情淹沒的情形下改變自己的想法,但是如果有人說我們錯了,反而會使我們遷怒對方,更固執(zhí)己見。
舉個例子來說。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樣的體驗,有時我買回家一件東西,最終發(fā)現自己買貴了。這種時候心里會有些懊惱,應該多看看多選選的。但是,如果有人專門跑過來告訴我:“這個東西你買貴了?!蔽曳吹共粫姓J,而是反駁說:“一分價錢一分貨,貴有貴的道理?!?/p>
我們每個人的潛意識當中,都很難向別人承認錯誤。如果你非要指出某人什么地方做錯了,那么這件事究竟是對還是錯,就不重要了。在情緒的作用下,這件事會演變成一場情緒的對抗。就像是拱起背的刺猬,不允許別人的靠近。
顯然,情緒對抗是無法解決問題的。所以人際交往中,不要輕易說出“你錯了”。
02理性解決問題
人非圣人,孰能無過。犯錯是人的常態(tài)。當遇到別人犯錯時,我們需要想辦法理性解決問題,而不是把問題變成情緒的對抗。更不要試圖把自己認為“正確”的,強塞給別人。
想要指出別人的問題,是一個技術活?!澳沐e了”是需要巧妙解決的,如果有了好的方法,我們其實是愿意坦誠地承認自己的錯誤的。
列寧在小的時候,有一次在姑媽家做客,不小心打破了姑媽家的花瓶。因為當時沒有人看到,所以當大人問是誰打破了花瓶時,列寧矢口否認。這大概是每個孩子在成長中都會遇到的事情。犯錯不愿意承認,也是讓家長頭疼的問題。列寧的母親當時就看出了兒子撒謊,那她是怎樣解決的呢?
列寧的母親并沒有當時就指出孩子撒謊,回家后對這件事情也絕口不提。她開始每天晚上都給列寧講一個誠實守信、勇于承認錯誤的故事。日復一日,列寧小小的心靈備受煎熬。就在一次母親講故事時,列寧哭著撲到母親懷里,承認了自己的錯誤。
母親用這樣的方法,巧妙地使列寧承認了自己的錯誤。這樣做的效果是不是比批評,責問更有效果呢?
與其揪住錯誤不放,不如讓對方解除武裝,理性解決問題。當我們在職場中遇到對方錯了的情況時,不如把“你錯了”,改成“我錯了”。
小美和媛媛兩個人負責同一個項目。小美有時粗心大意,和媛媛的想法又有一定的出入。所以兩個人在溝通時,媛媛總是說小美這樣不對、那樣不好。結果可想而知,兩個人經常不歡而散,項目也一直停滯不前,甚至影響到了公司的效益。
為了能使項目繼續(xù)開展,媛媛改變了處理方法。當遇到兩人意見不統(tǒng)一,或者小美出現錯誤時,媛媛首先會說:“在這個環(huán)節(jié)可能我出現了問題,我們再討論一下吧。”這個辦法很快使小美放下了武裝,開始理性地討論問題。這樣,出現的問題很快就解決了。小美的錯誤她也不動聲色的自己改正了。
當我們遇到了問題,首要任務是解決問題,而不適合什么人斗氣。所以不妨以退為進,先說自己的問題。
與其和別人爭論到底是誰的錯,不如先承認自己的錯。這樣也許會減少很多讓我們頭疼的事。當對方看到你的寬宏大度時,也許他也會像你一樣,承認自己也有可能會出錯。
評論列表
我朋友咨詢過,還真的挽回了愛情,現在兩人已經結婚了
被拉黑了,還有希望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