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愿意堅強地掌控,還是自憐地受害?——《拆掉思維里的墻》
《拆掉思維里的墻》的作者是新精英生涯創(chuàng)始人古典老師,古典老師是中國職業(yè)生涯教育專家,全球職業(yè)教練(BCC)中國區(qū)首席導師(Master Trainer),國際企業(yè)教練第一人瑪麗蓮博士Marilyn Atkinson PH.D親傳弟子,國家一級職業(yè)指導師,新東方教育與職業(yè)發(fā)展協(xié)會會長。
在這本書里古典老師分了九個章節(jié),通過列舉生活中常見的現(xiàn)象和案例,從安全感、職業(yè)規(guī)劃、成功學、受害者思維等九個方面深入淺出地分析了思維里看不見的墻對人的影響。
本文圍繞受害者思維是怎么形成的,受害者思維中哪些看不見的墻是如何影響我們的生活的,以及該怎么打破受害者思維三個方面來分析“受害者”部分。
一、受害者思維是如何形成的
要想打破受害者思維,首先要知道受害者思維是怎么形成的,受害者思維有哪些看不見的墻的。
在生活中,我們經(jīng)??梢钥吹竭@樣的人:
考試考不好時,抱怨教師不專業(yè);交不到朋友時,抱怨他人勢利;下雨天上班遲到時,抱怨老天經(jīng)常下雨;升職無望時,抱怨公司用人制度不公平;.......
受害者思維,指的是人們在面對挫折和失敗時,傾向于把事情歸因為客觀環(huán)境活人力等不可控的偶然性因素,進而催生自憐心理,把自己定位為情境中的“受害者”的一種思維模式。這是一種不健康的自我防御機制,是內在自我匱乏與人生掌控能力的喪失。
面對生活中的不如意、不快樂,他們總是會把責任、原因歸結給他人和社會,認為自己是被針對、被反對、被傷害的那個,陷在委屈、自怨自憐、失落、悲憤的消極情緒里無法自拔。
這種受害者思維是如何形成的呢?
古典老師認為受害者一般是受過去的信念和經(jīng)歷所影響。
比如,以前被灌輸?shù)男拍钍恰霸倥σ脖炔簧嫌斜尘暗娜恕保斔殶o望時,哪怕升職的那個人能力的確比他強,他也會鉆牛角尖地認為自己被淘汰是因為自己是沒背景的弱者,是“不公平的競爭”下的犧牲品。
過去根深蒂固的錯誤信念和偏見,在一個人成年,面對社會后,得不到糾正和控制,當他的愿望、喜好、利益和他人產(chǎn)生差異、矛盾、沖突時,就容易演變成受害者思維。
二、受害者思維有哪些看不見的墻在影響我們
1、受害者其實很享受“被害”的過程。
受害者思維讓人生活在自憐狀態(tài)里,經(jīng)常以自己為主角,自編自導悲情戲,把自己桎梏在一個朋友不好,社會不好,同事不好,家人不好的痛苦世界里,而實際上他們很享受這個過程,因為:
首先,可以逃避問題,推卸責任。
朋友的弟弟因為買不起房結婚,被女朋友分手。和女朋友分手后,他埋怨朋友說:“都是你這個姐姐沒能力,有能力的話,幫我付首付買房,我女朋友也不會離開我?!?/p>
朋友的弟弟把自己弄得十分委屈,把買不起房和被分手的責任都推給了姐姐,那他就不用承認自己的無能,更不用激勵自己去努力奮斗。
人都害怕承擔責任,受害者思維在面對問題時,習慣把責任推卸給他人。既然問題是別人造成的,那自己就不需要反思和改進,更不需要承擔責任。
其次,可以輕松獲得同情和幫助。
受害者們喜歡哭慘、哭窮、哭難、哭弱,以此換取同情和幫助,而基于他們的“慘”很多人都會同情、幫助他們。
最后,持弱自傷,綁架他人。
好友的大學室友小林經(jīng)常在宿舍和她男朋友聊電話聊到深夜,別的室友不堪其擾,就叫她不要聊那么晚,沒想到小林萬分委屈地說:“我知道你們對我有意見,我不聊了行了吧!”
從那以后,小林男朋友打電話過來的時候,她都一臉麻木地掛掉,再也不接她男友的電話。讓別的室友覺得自己使他們感情不和的兇手。
這樣的事例生活中很多,以絕食的方式逼兒女分手的父母,用自殺挽留戀人的情侶.......
把自己放在受害者的位置,持弱自傷,綁架他人,就能使他人對自己屈服,達到自己的目的,還能站在道德的最高點,所以,他們樂于扮演受害者。
2、受害者思維是潛意識里對自己的放棄。
當一個人習慣用受害者思維來逃避問題、推卸責任,就是允許自己當一個懦夫,用受害者姿態(tài)去獲取同情和幫助,是在放棄自我奮斗,持弱自傷,綁架他人,是在逼真正關心自己的人遠離自己......
受害者思維里這兩堵不易察覺的墻,會讓受害者生活在讓自己舒服的自憐狀態(tài)里,而這樣的狀態(tài)就像溫水煮青蛙,最后往往失去掌控生活的機會和可能性,令自己畫地為牢。
三、如何打破受害者思維,建立新的心智模式
心智模式是蘇格蘭心理學家肯尼思·克雷克在1943年首次提出的。當代最杰出的新管理大師之一彼得圣吉將其定義為:根深蒂固存在于人們心中,影響人們如何理解這個世界(包括我們自己、他人、組織和整個世界),以及如何采取行動的諸多假設、成見、邏輯、規(guī)則,甚至圖像、印象等。
心智模式不僅決定我們如何理解世界,而且決定我們如何采取行動。
受害者的心智模式是:我生活的不如意,都是外界的原因。
在這樣的心智模式下,受害者們認為改變外界的環(huán)境就能改變自己的生活,但是進入新的社交圈和環(huán)境后,他們的生活依然沒有改變,甚至更加糟糕,陷入了死循環(huán)。
要打破這個循環(huán),就要建立新的心智模式:不管外界怎么樣,我都有能力對自己的狀況負責。
1、后知后覺,找到自己的受害者情景,以及產(chǎn)生的背后原因。
回想自己什么時候最沒掌控感,最沒有力量,因為這些時刻最容易產(chǎn)生受害者思維。
同事小葉在和老公因矛盾爭執(zhí)的時候,往往會情緒失控,說一些自暴自棄的話,像什么“我知道你不愛我,看不起我,所以什么都看我不順眼,我成全你,我們離婚,你去找一個更好的吧”。
這就是同事小葉的受害者情景,產(chǎn)生的原因主要受小葉父母影響。
小葉的父母在她小時候處理矛盾的方式就是爭吵,而且爭吵的時候喜歡通過貶低自己刺激對方。
小葉受父母解決矛盾的方式影響,沒有學會積極解決矛盾的方法,只好沿用父母的受害者思維去刺激、逼迫對方。
清楚一個人現(xiàn)在的問題是如何受到過去的經(jīng)歷影響的,對他現(xiàn)在的婚姻和家庭、人際關系、幸福感的影響到底有多大,才能更好地破舊立新。
2、當知當覺,尋找新的情緒解讀模式
父母的婚姻出現(xiàn)矛盾時爭執(zhí),用語言暴力讓矛盾激化,我的婚姻不是父母婚姻的復制,我有能力更好地處理婚姻中的矛盾,我可以用心平氣和的溝通取代爭執(zhí)去解決問題。
堵車的時候,不埋怨,聽音樂或者放空自己。
老公回家葛優(yōu)躺的時候,不抱怨他不心疼我,而是平和又堅定地請他一起參與家務。
.......
3、先知先覺,提前干預自己的自憐情緒。
受害者心態(tài)那種自憐的情緒不是一下子就能除掉的,哪怕已經(jīng)接納了新的情緒解讀模式,仍會受害者自憐的情緒左右。在感覺到自己又要產(chǎn)生凄涼的自憐情緒時,需要用強大的定力和自控力及時剎車,調整心態(tài)。
4、不知不覺,找回對自己生活的掌控感。
在適應了新的心智模式后,要想新的心智模式發(fā)揮作用,需要持續(xù)的練習,讓新的心智模式中的價值觀、邏輯成為自己新的信念,找回對自己生活的掌控感。
心理學家維克多費蘭克說:“每個人都被生命詢問,而他只有用自己的生命才能回答此問題;只有以負責來答復生命,因此,能夠負責是人類存在最重要的本質。”
把自己生活中的不如意歸因語他人和環(huán)境的受害者思維,會讓自己陷入痛苦的循環(huán),學著對自己的人生負責,處理好自己與他人、與世界的關系,才能遇見自己想要的生活和幸福。
作者:心妤心語 一個生活在北方的南方女子。
參考資料:《拆掉思維里的墻》 古典著。
圖片來自《拆掉思維里的墻》中的插圖
評論列表
我對比過很多家,你們家的服務真的很不錯,很慶幸選擇你們幫忙挽回!
老師,可以咨詢下嗎?
求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