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庚不止電影小組
聚焦“明星夫妻情感”的真人秀《幸福三重奏》,最近引起很多人在戀愛觀和婚姻觀上的共鳴。
其中,陳建斌蔣勤勤夫妻備受關注,兩人老夫老妻的日常讓人羨慕。觀眾本想著被幸福感染,但誰曾想播了沒幾期,畫風就突變,建斌老師的人設崩了。
他似乎對真人秀有什么誤解,真的一點也不裝,把自私、大男子主義的形象在鏡頭面前一覽無余。
老婆懷著八個月的身孕,他卻像個甩手掌柜,一邊說家務都自己來,可是到時候總找些借口偷懶。
也不會照顧老婆情緒,只會逼她聽些大道理,要是有異議還會爭論一番,直到同意他的觀點為止,蔣勤勤經常因此委屈,甚至流淚。
這樣的舉動,自然遭到很多網友的吐槽,直言陳建斌就是中國中年男人婚后的真實代表。再加上近期的性侵事件的層出不窮,以及中國男人向來的迷之自信,“直男癌”又成為了口誅筆伐的對象。
這種病癥確實糟糕,但其背后是很復雜的,并不是想為之辯解,我只想說有些歧視和偏見是我們手把手教會的。
其實,每個男人都正戴著一副面具活著。
紀錄片《面具之內》
如果你是個男孩,在成長過程中,肯定多多少少都聽過這樣的話——
“你能不能有點陽剛之氣?”
“爺們兒點,男孩就要有男孩的樣子!”
“你怎么這么娘,總是感情用事,把嘴給我閉緊了,男人哭什么哭?”
這樣的斥責來自你的同學、家長、老師,有時還伴隨著暴力!
于是,你開始提醒自己,堅強冷酷是對的,軟弱無情是錯的,不要讓別人覺得我不是男人。
這樣恐懼從小就開始伴隨,漸漸的男孩開始學會隱藏,收起眼淚,不知不覺中就帶上了假面,再也摘不掉。
就如《面具之內》開頭所拋出的喬治·奧威爾在《獵象記》中的那句名言。
這種面具看似能讓男人變的很強大,但實際上充滿了錯誤導向。
首先,這種所謂的陽剛之氣是建立在對女性輕視之上,無形中將男女兩種性別對立起來,弱化了女性。
而且,男子氣概還被賦予各種定義,比如武力、兄弟和金錢。
仿佛只要誰拳頭硬,朋友多,掙的錢多,誰就更是男人。逼著他們用極端方式證明自己,從而解決一切問題。
這直接導致有些男性缺乏安全感,內心空虛,肩上也扛著巨大的壓力。
還有更奇葩的,有時“性”也會成為衡量男性的標準。
男人間會攀比交女友的數(shù)量,談論女人的屁股和胸,盡情物化女性,埋下了男女不平等的種子。
而社會中很多約定俗成的兩性觀念,也與科學相違。
就比如,兩性的行為差異上,片中心理學家就做了一個實驗,對5萬個小男孩和5萬個小女孩做關于性別的心理測試,發(fā)現(xiàn)他們對很多問題的態(tài)度是一致的,重疊度高達90%。
其實,男生和女生并沒有想象中有那么多不同。
這是個好消息,同時也是個壞消息。
因為剩下那10%,就是人們對性別的刻板印象,從數(shù)據(jù)對比上雖然沒什么,但很多男性都深受其害。
本片采訪了很多人,他們分布在各個年齡層,不同國籍不同性取向,他們面對鏡頭將自己的經歷一一道來。
自述中提到最多的詞就是“孤獨”,作為男性他們宣泄負面情緒的出口真的很少。
面對孤獨,男性的表現(xiàn)通常分為兩種情況,一種是一味的討好他人,不斷逞能去獲得認可。
他們會去接觸刺激的食物,比如沉浸于暴力的電腦游戲,效仿男性化的英雄角色,或者登陸黃色網站。
這些可以讓他們盡情發(fā)泄,也可以與現(xiàn)實隔離,但都是潛在的危險。
再一種,就是性格變得封閉抑郁,不愿意與人交流。
男孩的孤僻常常還伴隨著暴力,很難去真正敞開心扉,會覺得接受別人的關愛是恥辱的行為。
有些嚴重的,還會喪失理智,釀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據(jù)片中數(shù)據(jù)統(tǒng)計,每天至少有三個男孩選擇自殺。
所以,健康的心理輔導對男孩的成長非常重要。
片中就介紹了一位心理老師,他本身也受過傷害,但他的老師救了他,這也成為他研究心理學的理由。
他的課堂有個特殊環(huán)節(jié),就是讓學生們在紙上,將自己希望別人看到的東西寫在正面,不想看到的寫在反面。
然后,揉成一個紙團,砸向任何一個人,接到的人將上面寫的讀出來。
設計這個環(huán)節(jié),老師希望同學可以正視自己。
挖掘自己的同時,也可以看看身邊的人在隱藏著什么,從而找到與人相處最自在的地方。
片中也記錄了一位偉大的父親,他用濃濃親情讓兒子明白愛超過一切。
他每天都對孩子說我愛你,并且尊重孩子的隱私,愿意花時間去了解孩子。
用行動證明,父親在家庭里也可以做一個更有溫度的榜樣。
就是這樣,本片在記錄狹隘觀念對男性的傷害影響的同時,也在啟示我們能做些什么。
男女從來并不是對立的,其實除了生理上的差別,其余并沒什么不同,會有纖細柔弱的女孩,就會有同類的男孩。
性別本身就是個可以包容擴展的概念,不應該去設置條條框框。也許只有忽略性別,才有可能達成真正的男女平等吧。
不要去排除可能性,做自己才是最重要的,那才是完整的你。
當然,這是個一言難盡,很復雜的社會問題,在面具下掙扎被同化似乎是宿命。
但如果你戴著面具,還是偶爾摘下來,看著它仔細問問自己,是選擇對抗傳統(tǒng),還是重新戴上僥幸茍活。
有時,不是我們沒有意識,而是我們沒有正視,顯然我們能做的還有很多。
評論列表
文章我看過,感覺說的挺對的,有問題的話可以多去看看
發(fā)了正能量的信息了 還是不回怎么辦呢?